“十四五”時期,紡織行業新定位“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支柱產業、解決民生與美化生活的基礎產業、國際合作與融合發展的優勢產業”,綠色可持續成為新時期紡織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向。生物基化學纖維是以生物質為原料或含有生物質來源單體的聚合物所制成的纖維,產品具有天然抗菌、生態環保、人體親和、廢棄物可生物降解等性能,廣泛用于服裝、家紡、產業用等各個領域,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6月25日,由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紹興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南京禾素時代抗菌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紹興文理學院、上海紡織工業技術監督所承辦的“2021生物基抗菌纖維產業應用發展論壇”在紹興舉行。全國抗菌纖維產業應用領域的著名專家以及相關高校、企事單位代表等200余人齊聚一堂,共同就生物基抗菌纖維未來創新發展和市場推廣應用方向進行了探討和交流,共謀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會長董奎勇,紹興市科學技術協會主席張榮社,紹興文理學院紡織服裝學院院長錢紅飛,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總工程師葉戩春、副會長景慎全,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副會長呂佳濱,紹興市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宣懿范,紹興文理學院紡織服裝學院副院長鄒專勇,紹興市科技工作者服務中心主任許雅琴,南京禾素時代抗菌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健等有關領導和嘉賓出席了本次活動。
始于健康,引領綠色可持續發展
陳健致辭時表示,南京禾素時代抗菌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合資企業,隸屬于天安集團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創立的“禾素時代”企業品牌,將旗下“禾素”、“禾合”系列抗菌抗病毒產品廣泛應用于醫療用品、紡織服飾、家紡用品、母嬰護理、女性用品、個人防護等多個領域。公司依托集團專屬PHBV基材的純生物基、天然可降解特性,用其混紡制成的抗菌抗病毒紗線、面料,均具有天然可降解、長效持久抗菌抗病毒、消臭透氣等功能。未來禾素將在技術創新、產品開發、品牌推廣、市場拓展等方面繼續挖掘潛力,實現禾素抗菌纖維應用產業高端化、功能化,加快提升禾素/禾合抗菌抗病毒纖維在應用領域的認知度和影響力。
張榮社指出,在當前新一輪紡織科技革命和新冠肺炎影響下,我國紡織業正積極探索創新驅動、科技引領、時尚融合、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本次論壇的召開旨在推動生物基抗菌纖維及應用產業健康發展,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切實找準產業發展路徑,提升產業創新能力,為紡織產業的長遠發展找準方向。紹興市科協將一如既往地廣泛團結全市廣大科技工作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和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思想,推動實施科教興市戰略、人才強市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助力紹興市產業企業高質量發展。
董奎勇表示,“十四五”期間,紡織行業將重點實施纖維新材料、智能制造、時尚建設、綠色制造、高端產業用紡織品等5個領域的重點工程,“纖維新材料持續創新升級”列為五大重點工程之首。生物基抗菌纖維作為新一代的綠色環保纖維,天然抗菌,符合可持續發展趨勢。棉紡織行業作為承接纖維應用創新轉化的第一環節,始終關注著纖維領域的創新,并在纖維創新的基礎上進行應用再創新,推出了大量的抗菌功能性紗線和面料,為整個紡織服裝業的創新奠定基礎。
隨后,葉戩春、宣懿范、鄒專勇共同為“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紹興服務站”揭牌。服務站由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與紹興文理學院在紹興市科學技術協會支持下共建,將對紹興棉紡織企業的創新需求提供支持,推動企業技術和產品創新。
專業解讀,深挖抗菌抗病毒特性
香港理工大學教授陶肖明以視頻連線形式帶來精彩分享,她從生物基抗菌紡織品廣譜抗病毒抗菌的研究及發展趨勢入手,提出了當前生物基化學纖維面臨的科技和工程交叉復雜、標準亟待完善等挑戰,以及現有的抗菌纖維存在對環境和人體有潛在危害、抗菌效果不持久穩定、不能有效廣譜抗病毒抗菌等問題。她詳細介紹了PHBV/PLA纖維(禾素纖維)在低碳排放、完全可降解、廣譜抗菌、抗病毒、驅螨防臭等方面的優勢,強調該纖維是可持續發展的再生能源。其抗菌抗病毒機理是,禾素纖維中的低聚合度的PHB可以破壞細菌生物膜、細胞壁和病毒包裹RNA的脂類和蛋白質,使細菌和病毒死亡。她還解析了不同混紡比的PLA/PHBV/Cotton混紡面料抗菌率、染色工藝。
寧波禾素纖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輝作為全程參與生物降解材料PHBV中試到產業化過程的資深專家,詳細介紹了禾素纖維的來源、發展歷程、參數、織物染色性能、應用領域、抗菌抗病毒機理。禾素纖維是基于聚乳酸(PLA)和聚羥基丁戊酸酯(PHBV)兩種生物質且生物降解材料,植物來源,完全生物質且完全生物降解,具有天然抗菌抗病毒功能,紡織品只需添加30%禾素纖維,就可以達到AAA級抗菌。根據檢測,洗滌50次后,禾素纖維抗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99.9%,肺炎克雷伯氏菌>99.99%,須毛廯菌>99.99%,白色念球菌>92.86%(測試標準AATCC100-2012),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超級細菌)99%(測試標準GB/T 20944.2-2007)?共《局笜藶椋杭仔土鞲胁《荆℉1N1)99.68%,甲型流感病毒(H3N2)99.57%(測試標準ISO18184: 2014(E))。
廣東省微生物分析檢測中心高級工程師孫廷麗介紹了抗菌紡織品的標準及檢測方法。她表示,微生物種類繁多,無處不在,可能引起身體過敏等各種問題,抗菌類紡織品對于保護人體健康尤為重要。她從抗菌紡織品的國家標品、行業標準、其他標準等方面介紹了目前的標準體系,定量檢測、定性檢測等測試方法的適用性,以及織物抗病毒的測試方法。
應用轉化,面向市場新消費需求
TEA·紡智匯創始人潘申洪就生物基差異化材料賦能品牌價值為主題,強調隨著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可持續健康、時裝潮牌化、城市輕運動類型服裝成為流行趨勢,以新型天然纖維、新型纖維素纖維、再生蛋白纖維、水溶性纖維、功能性纖維、差別化纖維、高性能纖維以及高感性纖維等環保纖維備受關注。他認為,從材料、面料、服裝、品牌到消費者,產業鏈上下游應該是一個合力而為的生態圈,他還分享了從選擇土壤、種植、紡紗、織胚、成衣、消費者購買,到最后回收的服飾全鏈路快速精準暢銷設計理念閉環生態系統,以及如何滿足消費者的高品質、高審美、高性價比、高參與感、高情感體驗的新消費需求。
杭州新生印染有限公司質量總監展義臻圍繞“抗菌纖維開發與生產實踐”,介紹了新生印染與禾素時代強強聯合,將禾素纖維與棉、莫代爾、天絲、錦綸、滌綸等不同纖維,按照不同成分比例混紡,研發出集抗菌、抗病毒、除異味、可降解等功能于一體的面料產品。并介紹了加入禾素纖維的面料在染色、前處理、保存等方面的注意事項和縮率、摩擦、拉伸強度等方面的特性。
紹興禾素時代抗菌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方斌分享了基于PHBV功能性纖維的產品研發與應用;诤趟乩w維天然抗菌抗病毒消臭等特性,禾素時代開發出抗菌消臭抗病毒紗線、面料、無紡布等禾素B端產品,還推出的“禾合”系列產品,通過在錦綸、滌綸等傳統纖維中加入生物基可降解粒料,賦予纖維非溶出抗菌性能、綠色環保性能以及更高的安全穩定性,使其可長效抑制細菌滋生、消除異味,適用于各類紗線、面料、服裝服飾、醫療衛生用品、家紡產品等領域。此外,禾素時代還開發出抗菌襪、抗菌內褲、口罩、抹布、毛浴巾、紙尿褲、消毒濕巾等終端產品,深受市場歡迎。
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本次論壇立足生物基抗菌纖維天然抗菌抗病毒、全生物降解等優異特性,面向市場應用和消費新需求,共同探討健康生活方案。后疫情時代,相信生物基抗菌纖維將大有可為,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作出更大貢獻。